中秋,家族式晚飯。
堂妹叫我買部電腦俾佢做生日禮物。
我同佢講,若然我淨係俾佢上Google/Yahoo找資料和安裝辦公室軟件來做功課,block晒所有game網,而且搞到佢裝唔到遊戲(其實我拋佢only;我唔識block免安裝遊戲),佢仲要唔要部電腦。
佢答唔要。
早陣子知道「大學怪談」的作者小月的姪兒小三開始寫博客(不過近一星期停了……),文筆不算通順(仲想點呀?)但文可達意。好生羨慕。
-----------
堂妹跟我說:「讀書並不是人生的樂趣。」
一個小二的女生說著這樣的話,令人震驚。我問她從哪裏聽來,她說是坐在她後面的同學。
不過,從他們的角度看,這句似乎沒有甚麼爭議性。現在有電腦/PSP/NDS/PDA/手機可以玩遊戲,有iPod可以聽音樂,收費電視可以24小時看動漫(不收費的也有2、3小時吧)——莫講是小孩,我也覺得這些比較有人生樂趣。
跟他們說讀書有用,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跟他們說讀書好玩,連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在誘騙小孩。
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董玉娣女生被罰事件
最近董玉娣有個女仔對四川地震在Xanga發表了 一些言論。(估計原文已被刪除,故引述別處。)有一些想法想說出來:
1. 那些以「言論自由」作為該女仔被罰的辯護理由的人,唔該自己諗真d甚麼叫「言論自由」。言論自由並不代表可以亂講野。在言論自由下,香港人仍必須為自己講過的說話負責任。
2. 如果一個學生(不論有沒有著校服)在公開場合做出「放左d片 有段 d人係咁喊 佢地喊到好似笑咁 搞到我笑左幾野 都幾大聲」,說「死多d咪好囉 醫院唔洗咁迫 唔洗無位唔洗怕無得安置佢地」,其所讀學校予以嚴正處理是正確的。處理的方法不外乎兩大類:輔導和懲罰。
接下來的問題是,單以輔導是否能糾正她錯誤的價值觀?這是一個假設性和具爭議性的問題,而且也很在乎她對輔導的接收程度有多大。因此我選擇不回答。同時,若你不是認識她,亦不是讓學校的師長,請你不要企圖為這個問題作出解答;因為你無這個資格。
從以上的言論可以見到她「幸災樂禍」及「不尊重生命」。個人認為這跟「同人打交」和「偷人野」都是大眾認為是錯的事。既然後兩者學校可以予以懲罰,為甚麼前兩者不可以?
P.S. 1: 在網上的言論不見得可以享有特別的「自由」。
P.S. 2: 學校不是政府,它的一個最重要責任是管教學生。學校並不可能將絕大部分公眾認同的道德標準一一在校規列出(一般學校內根本沒有專業的法律人才,要成立一套可嚴格按規的「法律」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管教學校這個主旨下,它並不可能在任何情況都要嚴格按照校規的。也因此,那些企圖以「校規沒有這樣寫」來作辯論理由的請收聲。
3. 若能接受在下在第2點所講的,接下來有三個跟進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需要用「記大過」這樣嚴重的懲罰嗎?我的答案是:不需要。第二個問題是:學校有需要要求她在早會向全體師生公開道歉嗎?我的答案也是「不需要」。
4. (其實我也找不到學校向外公佈對個別學生的懲處方案的報導;以下的說法是當這是事實後的討論。)第三個問題是:有部分網客說學校不應該公佈該項懲罰。其中tommyjonk 說的一句很好:「我絕不贊成學校向外公佈對個別學生的懲處方案。因為保護學生免受傷害,是教師的天職。 」
我們也可以從另一角度去看這件事。這件事已經被廣泛知道,從公關角度看,現時的香港「增加透明度」總比「被人揭發」少政治風險。因此學校主動向外公佈對該女仔的懲罰是一個「聰明」的決定。
1. 那些以「言論自由」作為該女仔被罰的辯護理由的人,唔該自己諗真d甚麼叫「言論自由」。言論自由並不代表可以亂講野。在言論自由下,香港人仍必須為自己講過的說話負責任。
2. 如果一個學生(不論有沒有著校服)在公開場合做出「放左d片 有段 d人係咁喊 佢地喊到好似笑咁 搞到我笑左幾野 都幾大聲」,說「死多d咪好囉 醫院唔洗咁迫 唔洗無位唔洗怕無得安置佢地」,其所讀學校予以嚴正處理是正確的。處理的方法不外乎兩大類:輔導和懲罰。
接下來的問題是,單以輔導是否能糾正她錯誤的價值觀?這是一個假設性和具爭議性的問題,而且也很在乎她對輔導的接收程度有多大。因此我選擇不回答。同時,若你不是認識她,亦不是讓學校的師長,請你不要企圖為這個問題作出解答;因為你無這個資格。
從以上的言論可以見到她「幸災樂禍」及「不尊重生命」。個人認為這跟「同人打交」和「偷人野」都是大眾認為是錯的事。既然後兩者學校可以予以懲罰,為甚麼前兩者不可以?
P.S. 1: 在網上的言論不見得可以享有特別的「自由」。
P.S. 2: 學校不是政府,它的一個最重要責任是管教學生。學校並不可能將絕大部分公眾認同的道德標準一一在校規列出(一般學校內根本沒有專業的法律人才,要成立一套可嚴格按規的「法律」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管教學校這個主旨下,它並不可能在任何情況都要嚴格按照校規的。也因此,那些企圖以「校規沒有這樣寫」來作辯論理由的請收聲。
3. 若能接受在下在第2點所講的,接下來有三個跟進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需要用「記大過」這樣嚴重的懲罰嗎?我的答案是:不需要。第二個問題是:學校有需要要求她在早會向全體師生公開道歉嗎?我的答案也是「不需要」。
4. (其實我也找不到學校向外公佈對個別學生的懲處方案的報導;以下的說法是當這是事實後的討論。)第三個問題是:有部分網客說學校不應該公佈該項懲罰。其中tommyjonk 說的一句很好:「我絕不贊成學校向外公佈對個別學生的懲處方案。因為保護學生免受傷害,是教師的天職。 」
我們也可以從另一角度去看這件事。這件事已經被廣泛知道,從公關角度看,現時的香港「增加透明度」總比「被人揭發」少政治風險。因此學校主動向外公佈對該女仔的懲罰是一個「聰明」的決定。
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時光飛逝
不經不覺已經在個半月不在這裏貼任何東西了。早前有朋友就這點向我作出批評(我不是用錯字眼,他的語氣是真的很有批評的味道)。心中有點不是味兒。現在是假期,也正好趁此機在這裏貼一些東西了。
時光飛逝。
中六在HKCWCC時最喜歡在圖書館流連。無意見到一位細細粒的靚仔在寫JavaScript,一問,原來是中一學生。當時的HKCWCC我那年雖然出了一個肥昌的頂級電腦人才,但普遍電腦知識和能力均非常弱,雖然有老師們是Programming和 Computer Science出身,但當中 100% 均是 hea 的,學校在這兩方面的發展接近 0 。因此,當時的我見到一個中一的學生在寫JavaScript,我是相當興奮的。
主動和這個小子談談,發覺這小子蠻聰明,心想若然多加栽培,必定成才。不過當時我寫的Program跟「實用」拉不上邊,只是閒來無事想一些generating permutation/combination、計determinant等非常「數學」的東西並把它們寫出來,所以也不能好好為這位小子提供協助。不 過他偶然也會問我一些問題,答到的我也會答。
當時有幾個中一的學生喜歡在圖書館集結,大多喜歡用電腦上一些無聊的網。當中有兩個大概見到那位小子一本正經地研究一些他們完全不明白的東西,而一個在校內薄有名氣的的師兄不時和他討論,大概有點妒忌吧,有幾次在我面前中傷他。Form 1仔始終是Form 1仔,中傷的內容竟然也無聊過人,甚麼「佢成日扮嘢架」、「無料扮有料」。哈,難道有料無料,我會看不出嗎?
想到這裏,又要說說硬道理。我經常覺得,若然香港教育繼續將一些資質好的學生混合在一些普通學校內,對上得不到師長應有的支援,對下又要面對一班只會妒忌而不求自己進步的學生,香港的資優教育不會成功。近年教育局已經就建立資優學院定稿,成事後有了資優學生的聚腳地,還需要有兩個大方向,一是有足夠能力的人才培訓他們,二是在各間學校內都要有能發掘各方面的資優學生的老師。只是,教育局堅持這些學生仍維持就讀普通學校,我對這做法心存疑問。要這些學生仍然一星期五天面對一些早已知曉或一點即明的知識和問題,只在週末時間接受培訓,是培育資優學生的好方法嗎?教育局指這樣做可使資優學生在一般學校內學懂建立人際關係。但,這是唯一方法嗎?又,難道學生在資優學院內不能學懂建立人際關係嗎?
走得太遠了。中六拔尖離開HKCWCC後,也沒有跟這位小子聯絡。星期三返HKCWCC時,見到這個小子長得高了,穿著便服坐在大堂裏,才想起原來他已經是中五的學生。跟Mr. Cheung提起這個學生,原來Mr. Cheung正在教他CIT。Mr. Cheung說這個學生CIT一定能奪A,但仍然去不到很top的地步。
我在想,他在我離開後大概沒有甚麼老師或師兄姊和他討論這些事了。若然有一個人好好「睇住佢」,他的成就會更高一些嗎?
嘿,其實也只是自己一廂情願地想著。
時光飛逝。
時光飛逝。
中六在HKCWCC時最喜歡在圖書館流連。無意見到一位細細粒的靚仔在寫JavaScript,一問,原來是中一學生。當時的HKCWCC我那年雖然出了一個肥昌的頂級電腦人才,但普遍電腦知識和能力均非常弱,雖然有老師們是Programming和 Computer Science出身,但當中 100% 均是 hea 的,學校在這兩方面的發展接近 0 。因此,當時的我見到一個中一的學生在寫JavaScript,我是相當興奮的。
主動和這個小子談談,發覺這小子蠻聰明,心想若然多加栽培,必定成才。不過當時我寫的Program跟「實用」拉不上邊,只是閒來無事想一些generating permutation/combination、計determinant等非常「數學」的東西並把它們寫出來,所以也不能好好為這位小子提供協助。不 過他偶然也會問我一些問題,答到的我也會答。
當時有幾個中一的學生喜歡在圖書館集結,大多喜歡用電腦上一些無聊的網。當中有兩個大概見到那位小子一本正經地研究一些他們完全不明白的東西,而一個在校內薄有名氣的的師兄不時和他討論,大概有點妒忌吧,有幾次在我面前中傷他。Form 1仔始終是Form 1仔,中傷的內容竟然也無聊過人,甚麼「佢成日扮嘢架」、「無料扮有料」。哈,難道有料無料,我會看不出嗎?
想到這裏,又要說說硬道理。我經常覺得,若然香港教育繼續將一些資質好的學生混合在一些普通學校內,對上得不到師長應有的支援,對下又要面對一班只會妒忌而不求自己進步的學生,香港的資優教育不會成功。近年教育局已經就建立資優學院定稿,成事後有了資優學生的聚腳地,還需要有兩個大方向,一是有足夠能力的人才培訓他們,二是在各間學校內都要有能發掘各方面的資優學生的老師。只是,教育局堅持這些學生仍維持就讀普通學校,我對這做法心存疑問。要這些學生仍然一星期五天面對一些早已知曉或一點即明的知識和問題,只在週末時間接受培訓,是培育資優學生的好方法嗎?教育局指這樣做可使資優學生在一般學校內學懂建立人際關係。但,這是唯一方法嗎?又,難道學生在資優學院內不能學懂建立人際關係嗎?
走得太遠了。中六拔尖離開HKCWCC後,也沒有跟這位小子聯絡。星期三返HKCWCC時,見到這個小子長得高了,穿著便服坐在大堂裏,才想起原來他已經是中五的學生。跟Mr. Cheung提起這個學生,原來Mr. Cheung正在教他CIT。Mr. Cheung說這個學生CIT一定能奪A,但仍然去不到很top的地步。
我在想,他在我離開後大概沒有甚麼老師或師兄姊和他討論這些事了。若然有一個人好好「睇住佢」,他的成就會更高一些嗎?
嘿,其實也只是自己一廂情願地想著。
時光飛逝。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斜路比例
昨日港九公益行百萬行,繼續我五年來的習慣,齋行不捐錢。今年不想再在大球場聽那些無謂的廢話,於是特地走到離起點大約五百米的地方,趁警察不覺時攝入去。
去到終點,要走一條 1 : 5 的斜路落山。身邊有一對父子,兒子大約是七歲,問爸爸 1 : 5 是甚麼意思。爸爸想了一回,答:「即係每行五步就會落左一步。」兒子繼續問一些關於汽車「入波」的問題,我一竅不通,而他的爸爸都一一解答了。
當然,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說「1 : 5個意思唔係咁架喎。」當時我也是這樣想。但同一時間我更佩服那位爸爸用一個簡潔易明的方法向兒子解釋那個比例,而不是採用「大個你就知」或者「講左你都唔明」這類令人氣結的答案。
接下來我便想,如果要符合 1 : 5 的真正意思,我要向一個小孩解釋,我會怎樣說。
選擇1:「即係每水平移動五步,就落左一步。」這說法是最正宗的,如果有一張紙要令小孩明白也不算太難。不過當時只能口述,「水平」二字未必能為小孩所能理解。
By Kenny_TM: 「水平」 may be replaced by 「打橫」. That should be much better for the child to understand.
選擇2:「即係每行 5.1 (=sqrt(26))步,就落左一步。」容易想像,小孩下一個問題是「5.1從何而來?」不太可能跟一個小孩說畢氏定理吧。
這樣想一想,其實該名爸爸未必是誤解那個比例的意思,只是讓兒子有一個基本概念,他的說法可能是最好的。
P.S.1:那個小孩聽了爸爸就 1:5 的解釋後說了一句:「咁都唔係好斜者!」其實我想跟他說,這已經很斜的了,再斜一些恐怕你行到落去後隻腳會很痛。
P.S.2:想找找香港哪一條路的斜率最高,找到了一個叫「香港地方」的網頁。巧合地,昨日下午我就經過正街。
去到終點,要走一條 1 : 5 的斜路落山。身邊有一對父子,兒子大約是七歲,問爸爸 1 : 5 是甚麼意思。爸爸想了一回,答:「即係每行五步就會落左一步。」兒子繼續問一些關於汽車「入波」的問題,我一竅不通,而他的爸爸都一一解答了。
當然,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說「1 : 5個意思唔係咁架喎。」當時我也是這樣想。但同一時間我更佩服那位爸爸用一個簡潔易明的方法向兒子解釋那個比例,而不是採用「大個你就知」或者「講左你都唔明」這類令人氣結的答案。
接下來我便想,如果要符合 1 : 5 的真正意思,我要向一個小孩解釋,我會怎樣說。
選擇1:「即係每水平移動五步,就落左一步。」這說法是最正宗的,如果有一張紙要令小孩明白也不算太難。不過當時只能口述,「水平」二字未必能為小孩所能理解。
By Kenny_TM: 「水平」 may be replaced by 「打橫」. That should be much better for the child to understand.
選擇2:「即係每行 5.1 (=sqrt(26))步,就落左一步。」容易想像,小孩下一個問題是「5.1從何而來?」不太可能跟一個小孩說畢氏定理吧。
這樣想一想,其實該名爸爸未必是誤解那個比例的意思,只是讓兒子有一個基本概念,他的說法可能是最好的。
P.S.1:那個小孩聽了爸爸就 1:5 的解釋後說了一句:「咁都唔係好斜者!」其實我想跟他說,這已經很斜的了,再斜一些恐怕你行到落去後隻腳會很痛。
P.S.2:想找找香港哪一條路的斜率最高,找到了一個叫「香港地方」的網頁。巧合地,昨日下午我就經過正街。
訂閱:
文章 (Atom)